
長榮街上的連棟式板仔厝

課程講解中
接著看的是磚木混合的建築,這種後期發展的建築,以磚石為牆,木構造則運用在屋架上。

磚木混合建築講解中

學員非常認真地抄筆記
再來是在吳鳳北路上的清代木建築,這算是很典型的清代建築,這個建築雖然已經被拆除了部分,但是還是可以推測出它原來應該是三開間的門面,上面還可以看到門楣上的彩繪,然後也可以看到在入口的上方,許多裝飾物都會放置在這,像是雀替、彩繪等等。

清代木建築

清代木建築
林仁政老師講解中
接著到吳鳳北路跟民權路的交叉口,這棟保持得相當完整的陳宅,屬於和洋混合式的木建築,這裡的雨淋板就是使用扁柏,室內的木梯也是那個年代所造,但是都保持得相當完整。

吳鳳北路與民權路的交叉口陳宅

和洋混合木建築講解中

陳宅室內參觀
辨識雨淋板中
接著來到城隍廟,嘉義城隍廟是清治時期在諸羅縣最初創建的城隍廟,列為國定古蹟,當時的諸羅縣周鍾瑄知縣謂『城隍即城池之意,既有城池,必有城隍,方可以迓神庥而妥神靈。』並捐俸興建城隍廟,祂的神像也是全台唯一的知縣變成神像來給信眾恭奉的,嘉義市政府也將其指定為一般古物,此外城隍廟裡面的一座由台灣特產狗骨仔木材雕刻的神轎,也是很有被指定為重要古物的潛力。
城隍廟解說中

城隍廟解說中

城隍廟解說中

神轎解說中

參與廟方的修復開工儀式

祭祀的為周鍾瑄知縣神像
最後來到東市場,東市場是在1914年建造完成的,是一個採用大量檜木挑高的市場建築,雖然在1987年有局部水泥增建,並發生過多起災害,但仍然留存了一部分的木構造,被指定為歷史建築,更難得的是它與市場共同存在著,非常具有庶民的生活感。

東市場的木構造
東市場的木構造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